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一四五章 什么玩意是什么玩意

“《竹书纪年》上说,不但诸侯不承认,连周王室也不承认篡位的周平王,于是周王室和诸侯便立了周幽王的弟弟姬余为王,史称周携王。但是周携王在司马迁的《史记》这本书里一字未提。”赵旭问王若熙:“那你说司马迁是不知道这段史实,还是故意不写?”

“原因也许有很多,只是我们现在已经没有办法知道那时候人的处境和想法了……”王若熙说着沉默了,显然心里有太多的不解和疑惑。

赵旭笑了一下:“简单。百事通想法子将我送到太史公面前,我要亲口问问他当时到底在想什么?总不至于被武帝给弄怕了。”

见赵旭为自己宽心,王若熙也笑道:“把你送到太史公面前?我干嘛那么麻烦,有那本领我不能自己去问他啊……不过也许是因为成王败寇。就像这里说的,周王室立姬余为周携王,而后去攻打在洛阳的周平王,但是没有打的过,原因是带头拥立周携王的大臣叫虢侯,虢这个国家挨着晋国,晋文侯和虢侯是死对头,晋文侯为了反对虢侯,从而起兵将周携王杀死,接着主动顺从了周平王。周携王和虢侯都死了,群龙无首。既然周平王能杀自己的父亲,改一下史书又有什么难的?那也只不过是周平王的一句话、提笔人的一砚墨罢了。敢不写?保你人头落地,再换一个写的来。总有写的。”

赵旭道:“你说的有道理。人在屋檐下,本就如此。”

王若熙又翻了几页,凝神说道:“从古至今,尧择贤而禅让舜,舜禅让禹,这些事众人皆知,但是我记得《韩非子》里说,‘舜逼尧,禹逼舜,汤放(夏)桀,武王伐纣,此四者皆以下犯上而天下共誉之’,就是说舜是逼着尧将王位传给了自己,禹学着舜的法子让舜让位给自己,其实舜那会是想将帝位传给儿子商均的,禹却发动政变篡位了,后来到了禹的儿子启,启就直接的为夏朝帝王,远古真正‘禅让’的事情到此为止。试问韩非子所说的这些他是从何得知?难道法家的韩非子也是空穴来风凭空杜撰之辈?可见那会或许是有不同的着作流传的,这就是佐证。”

“还有,《山海经》记载:‘帝舜葬于山阳,帝丹朱葬于山阴’。五郎知道湘妃竹的故事,这里的记叙也很值得玩味,再试问:丹朱为何为帝?怎么还和帝舜一个死了埋在在山这边,另一个死了埋葬在山那边?再有《尚书》《皋陶谟》,皋陶是舜的大臣,谟是记录的意思,《皋陶谟》这里面也说过舜要将丹朱抓起来连同他的家人一起杀掉。丹朱可是舜的大舅子,娥皇女英是丹朱姐妹,娥皇女英为什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